在整个楼市行情看跌的情形下,市中心楼盘却一枝独秀,有的楼盘出人意外地高开高走,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 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自5月份以来已连续2个月呈现下跌趋势。7月份上海楼市报告显示,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54.2万平方米,与上月成交面积167.5万平方米相比,环比下降9.2。全市公寓住宅成交面积为101.9万平方米,较上月下降9万平方米。公寓类住宅成交均价为9697元/平方米,与上月基本持平。内环内住宅在成交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成交均价持续上涨。 静安成交量环比涨719.3 楼市监测系统的数据表明,7月份本市各区成交量涨跌不一,其中内环的成交量下降最为明显,新楼成交已连续数月呈现成交量下跌、均价上涨的态势,而外环成交比例增大。 市中心各区成交量在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成交主要集中于数个大盘,这一典型情况主要发生在徐汇、静安和虹口等区。其中最抢眼的是静安区,其成交量环比涨幅竟高达719.3,原因就在于令人瞩目的大盘“静安四季苑”于本月新推出两幢高层200多套房源,一个星期左右便售出了近2/3的房源。该盘在当今开发商均采取降价措施的大形势下,竟高开高走,由去年的25000元/平方米上涨至如今的32000元/平方米。分析人士认为,这足以体现出市中心土地的稀缺性和房价极强的抗跌性。 下半年新开工量将回落 有关房产专家指出,在实施了近一年半的新政调控后,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基于这一情况,国税总局于7月26日公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个税”出台后,连同以往的营业税、契税、贷款利息等,不动产投资的风险明显加大,投资者的获利空间被大大压缩。 也有迹象表明,此次政策出台后,已有业主表示愿意与下家协调降价,虽然说新房市场与二手房市场有较强的连带效应,但新房市场开发商的定价能力较之普通二手房业主却明显要高,因此就此定论新房将会受到影响为时过早。 有关人士预测,随着一系列紧缩土地和税收政策出台后,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过快增长的投资量将有所抑制,新开工量也会有所回落。 热销楼盘价位“两头翘” 据统计,2006年7月,本月大盘主要集中在普陀、徐汇和静安等区。同时呈现出热销楼盘价位“两头翘”的情况,均价30000元以上的静安四季苑和6000元以下的上海康城、正阳世纪星城分别位居本月新楼成交排行榜的前三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