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新闻 > 广州楼市涨声一片 新移民购房历尽艰难 |
广州楼市涨声一片 新移民购房历尽艰难
更新时间:2006-07-03 00:00:00
- 来源: 永城房产网 点击数: 2105 >> 我要发表评论
冯建民已经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大事:结婚和买房。他在广州一家文化单位工作,在这个城市里已经待了6年。
相对于顺利的择偶过程,他始于前年的购房经历要复杂得多——前后看过64个楼盘,观摩过至少180套以上的样板房,至少和9家地产中介打过交道。他先在郊区购房,后又感觉交通不便,再回城里买房。
在他历时两年的购房过程中,广州楼市正漂浮在一片“涨”声之中。
冯建民是在2003年7月从学校毕业的。一到单位,他就分到一间带有福利性质的宿舍——两人合住一套103平方米的套间,每人月租金只是象征的数字240多元。
和学生时代8人一个房间的住宿条件相比,单位宿舍就等于一套豪宅。冯建民当时根本没考虑买房这回事。他并不知道,那时的广州楼市正处于一个长达7年低谷期的尾声。
广州最早的商品房可以追溯到1982年开工的东湖新村,随后大规模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开始出现。到1992年,广州房价上涨到一个顶峰,其中环市东淘金路一带的住宅均价在6000元-8000元 / 平方米,最高的达到12000元 / 平方米。
韩世同当时还不是广州房地产专家,他在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任正科级干部,“才400元一个月,所以普通市民根本无力买房子”。据他介绍,当时主要购房的是香港、澳门人以及归侨等,还有少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以及大量单位为职工团购房。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香港。被称为“港澳骑兵”的香港、澳门炒家纷纷从广州撤退,留下一片烂尾楼,楼价也跌去近一半。这次前车之鉴也使得广州地产市场在随后一波遍及全国的房地产热潮中显得更为理性。
广州楼市价格的回归让市委书记林树森颇为欣慰。1992年,林树森从地方调任到省里工作,想在越秀区买房,图都看了,结果发现标价高达12000元/平方米,因此作罢。“过了几年有人告诉我,房价变成了6000元/平方米。听到这个我很高兴,因为这说明整个市区的发展格局拉开了,而且意味着改造老区环境的成本降低了。”
在城里看楼
冯建平从2004年2月开始,认真地看房子。他制定了一个结婚前的买房计划——房子按揭前的房价为40万-45万,使用面积80平方米左右,二手楼龄不超过5年,在滨江路一带,一定要有成熟的物业管理,清洁安静。
他最先去看的是珠江帝景。那里样板房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家具,会所前威武的铜马和武士,让他很是兴奋,但当他看到7000元/平方米的均价时,最初的兴奋随即消失了。
此时,广州楼价正以连续两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合富辉煌房地产市场研究部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认为主要原因是需求在增长。在过去两年,由于广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广州市每年住宅需求比供应量都大200万平方米以上。
由于供不应求,不少市民转向空置房。据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信息称,至去年年底,广州市商品房空置面积为563.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其中住宅空置254.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9%,空置量是1998年以来最低的。
半年内,冯建民已先后看过帝景华苑、海天花园、江南新村、逸景翠园等22个楼盘,足迹遍布海珠区、天河区、番禺区等楼盘。他发现要在老八区找6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楼盘几乎不可能。于是,他要买房的决定便搁置下来。
“因为老八区住宅土地供应量不足,房地产商将手中的有限存量土地纷纷开发中高档楼盘,以期获取更多的利润。” 黎文江分析说。他曾任广州市房地交易中心主任。
一阵阵的传言也在为广州楼市推波助澜。去年就有传言说,200亿资金正转向珠三角炒作楼市,在查无实证后,这阵传言也就没人理会了。
另一种传言是广州地产商们发布的。广州市十大地产大亨在去年举办的峰会上,一致对外宣称房价会上涨10%以上,并在会上抛出“地荒论”。
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在给本报发来的书面材料中提到,从2003到2004年,老八区住宅三年消耗土地面积为1173万平方米,而2003至2005年新增住宅土地供应面积仅为91.5万平方米,仅为消耗土地面积的7.8%。
但广州市有关部门驳斥了“地荒论”,并认为房地产商有造势、哄抬房价之嫌。广州市政府还忠告市民要谨慎入市。
2005年2月,冯建民结婚,他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50平米的房子,月租1200元。“这样的租金我能够承受,而且搬家很方便。”冯建民话音未落,就发现房子靠近一家造船厂的车间,正对着正在施工的工地。
一次错误的选择
冯建民开始考虑在郊区买房,他把目光投向番禺和花都两个区。
这样的购房者是政府和郊区房产开发商所乐见的。政府的规划目标就是“拉开城市格局,抽疏老城区,拉开建设”。
广州正通过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总体战略形成大都市框架。2000年6月花都和番禺撤市设区后,广州已呈现“山、城、田、海”的城市局面,改变了过去沿着珠江水道形成的“L”形的局促布局。
此外,广州还通过白云山西侧的北部转移带和海珠区到市桥的南部转移带,来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疏散老城区人
|
|
关于“ 广州楼市涨声一片 新移民购房历尽艰难”的评论 更多评论>>
共0条评论 |
|
|